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频道 > 热搜鲜 >

市一医院取得千万元专利转让,临床科研成果转化再上新台阶

导读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市一医院踏准临床科研成果转化“最初一百米” 一周内三项千万级专利成功转让 黄杨子 本报讯(记者 黄杨子)日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广东泰恩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就市一医院临床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疑难疾病精准研究中心主任王…

市一医院取得千万元专利转让,临床科研成果转化再上新台阶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市一医院踏准临床科研成果转化“最初一百米”
一周内三项千万级专利成功转让
黄杨子
本报讯(记者 黄杨子)日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广东泰恩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就市一医院临床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疑难疾病精准研究中心主任王宏林团队研发的“免疫年龄诊断试剂盒”相关专利签署技术转让合同,合同首付款达3000万元。
就在本次签约前两天,市一医院眼科临床医学中心赵慧团队的“一种角膜负压吸环”专利技术,以及检验科彭霞、李莉团队的“一种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检测方法及其应用”专利技术双双成功签约转让。这两项专利技术转让金额也达到千万元级。
一系列重磅研究成果的成功转化,不仅离不开专业科研人员和医生在科研、临床工作中的创新,也与市一医院近年来围绕科研创新和临床转化推出的多项举措息息相关。医院从政策、平台、激励等方面入手,从源头上帮助科研项目对接临床需求和市场需求,踏准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初一百米”,使其真正应用于临床实践,提升患者福利。
“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经常出现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市一医院科研处处长祝延红介绍,专家团队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出的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在市场上得不到认可,无法真正转化为造福患者的技术、药物、设备。如何改变?市一医院给出的答案是从科研成果转化源头的“最初一百米”入手。市场为科研成果“买单”,最重要的是将临床问题与市场需求切实结合起来。一个成功的科研成果转化,关键在于扩展合作网络,精准对接供需。
近年来,市一医院先后与原能细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等在细分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企业,在细胞治疗、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和微创技术等方面建立深度合作。此外,还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协同合作,成立医用机器人、先进医用材料联合研究中心。通过院企、院校之间的强强联合,打造医学创新联合体,形成医研企融合的创新示范基地。
医研企“手拉手”的优势在于从创新源头上充分预估项目的可行性,从而提高转化效率。医生们将临床上遇到的难题转为创新思路,参与科学研究,共同与企业设计改良出符合需求的专利产品。
此次市一医院与广东泰恩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签约转让的免疫年龄诊断试剂盒技术项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王宏林介绍,起初研究团队发现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情进展与其免疫力密切相关。“若能方便、准确、量化地评估机体免疫能力,将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参考。”研究团队通过高通量单细胞测序3岁至91岁的人骨髓组织样本,深入分析后,发现了能指征机体衰老的免疫学指标。研究人员对该指标进行体外定量检测,实现在体检等过程中通过微量外周血来精准评估机体“免疫年龄”,预警机体内的“危险信号”。
在历时三年半的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医院以及企业始终保持密切沟通,根据市场需求和转化预期,不断优化研究成果。在医研企的共同努力下,最终的产品可以在仅取1毫升样本、耗时1小时、针对1个主要指标的条件下,准确评估人体“免疫年龄”。该产品在体检、年龄相关性疾病、中重度炎症和癌症等风险筛查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获得注册批准的人体免疫年龄精准检测三类医疗器械。
除平台及硬件配置,市一医院还设计了精细化项目管理模式,通过建立以临床研究为导向的考核体系、实行精准资源分配以及制定科技激励政策等方式,激发科研热情,提升成果产出。
在一系列助推和鼓励科研创新的措施下,市一医院近五年来还有多项医学科研成果成功实现转化,转化金额近2000万元。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